一、这事一半的锅得扣教育体系头上

美国能在2020年代搞出“识字率只有79%”这种奇葩活,

首先,这其中至少一半的锅得扣在美国的全民教育体系上面:

重要的不是识字率只有79%, 而是识字率从1950年的90%降到了2022年的79%,

要知道美国是有义务制教育的,且这一制度已经执行了百年以上,比我国建国的时间都要久的多,结果一百多年搞来,识字率不升反降,这意味着美国的教育系统出了大问题。

而另一半的锅嘛,估计就得落到自带“半文盲debuff”+“先天种姓隔离圣体”的英文头上了。

英语可以说是拼音文字之中极为奇葩的存在,近乎集齐了拼音所有缺点,由于其拉胯的底层架构、以及种种的人为(包括有意及无意)的骚操作,英语堪称【拼音文字之屑】、【先天种姓圣体】。

二、英语是一种底层架构极差的语言,难读难懂难记

(1)不能直接准确拼音的拼音文字

英语(英文)是拼音文字,但是,英文是不能直接准确拼音的拼音文字。

不能拼音的拼音文字,还需要用音标来注音的表音文字,写到这我都忍不住笑了······

一般来说,“文盲”是指那些能掌握语言,但不能掌握文字的人,也就是“会说不会写,会听不会读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中文这种表意文字中,因为难以从字形看出读音,也难以从读音推测字形,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把读音和字形联系起来。

而表音文字扫盲是比中文这样的表意文字容易的,只要掌握了读音和文字的对应规则,就可以“会说则会写,会听则会读”可偏偏英语是个异类,读写不一致,丧失了这个表音文字最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学习难度,那狗屎般的拼读更让人吐槽不已。

作为一门表音文字语言,读音和书写却不能对应,还需要国际音标来注音,想想就离谱。

(2)没有正字法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印欧语,或者拼音文字都像英语这样毫无规律可言,拉丁语希腊语,乃至罗曼语族的法语,都可以像汉语一样,通过词根词缀组词,你只要认识足够多的词根词缀,看到一个单词能大致猜到它的意思,或者至少它是哪个领域的词。

但英语做不到,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英语没有在几百年前搞【正字法】。

正字法,乃是关于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是确定正规使用的、书写和语法符合相关规范的文字。

例如汉字正字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用规范字,不使用不规范字,首先要消灭错别字。有标准正字法的语言,例如德文、拉丁文,其词根词缀比英文有规律得多。

大部分的正字运动往往由强力的中央政府强制推行,但并不绝对。

例如德国除了小胡子那12年,也没个强力的中央集权。德语区现在也是好几个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但德语也可以有正字法。这是因为标准德语中的很多内容,是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创立的。可以说,标准德语的推广,相当程度上依靠了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巨大威望。

而英国中央政府不干事,民间也没有巨大威望的人来推动正字法的出台,自然这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3)非原生语言,混入大量外来词,形成【片假名地狱】

英语作为形成于英国、流行于英美的语言,其词汇很多却并不起源于英美。英语自己的老爹是古英语,但因原有的语言积累不够+罗马/基督教影响,引入了大量拉丁语/希腊语词汇,加上历史上英国被法国人统治过(诺曼征服),以至于英语里又混入了大量的法语词汇。

话说引入外语词汇也不是不行,但你好歹正经翻译下啊,结果英文直接就按片假名的方式,按照读音硬上。

片假名源自日语,是一种表音的文字符号。
日本人使用片假名表示外来词,在日本战前,外来词完全翻译成汉字,但到了战后,为了贪图方便。事实上片假名在引进或翻译来自日语以外的外来语时确实很方便。比如:英文“drink”,日本人甚至不用把它翻译成“飲料/飲み物”,而直接采用音译法根据该英文(或外来语)的读音把它“翻译成”片假名单词“ドリンク”。
很多人如果只看单词表面根本无法知道该单词的具体意思。

英文用这种方式引入了大量不同语族乃至语系的词汇,结果嘛,就是把自己彻底搞成一个一个缝合怪(当然,也可换个学术点的说法,称其为【克里奥尔语(混合语)】)。

换句话来说,英语就是是成形了的片假名地狱,一堆乱七八糟的名词来源于不同语言的音译。

你觉得这个单词是英文,其实它是法文,没想到吧,

你觉得这个单词是英文,其实这个是拉丁文。

英语里太多这种四不像了,直接把英文搞成一座“代码屎山”,特例能堆成山,表面上有词根词缀,但实际用起来完全没规律。

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词汇的“难读难懂难记”。 由于英文走的是“一物一单词”路线,加之【正字法】的缺失,词汇之间无法建立像汉字词汇那样紧密的联系,也很难在从字形看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就给普通人的阅读理解带来巨大的麻烦与不便。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个经典笑话:那就是【绝大部分英国人不知道葡萄干是用葡萄制作的,也不知道葡萄酒是用葡萄酿的】,为啥呢?

因为这几个货的单词是这样的:

  • 葡萄 grape
  • 葡萄干 raisin
  • 葡萄酒 wine
  • 葡萄醋 balsamic-vinegar

光看字面和读音,你是无法得知这个单词与表述的东西有啥联系的。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美国总统特朗普会给美国人民科普无人机没有人?

因为无人机英文是——drone,这五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实在是表达不出来——这东西里面没有人。

关键是,你单词难读难记也就罢了,可更操蛋的是,要记的单词还超多!!!

三、要记的基础词汇量巨大,半文盲效应显著

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你必须掌握它的基础量才能运用自如。比如汉语体系的字,英语体系的单词。

那英文需要掌握多少词汇,才能才能满足日常交流、读书看报等基本生活需求呢?曾有专家专门整理的词汇频率表:

  • 掌握2000英文单词,阅读覆盖率为75.89%
  • 掌握9000英文单词,阅读覆盖率为98.10%
  • 掌握24000英文单词,阅读覆盖率为99.65%,

也就是说,如果要满足98%的阅读覆盖率,就至少需要掌握9000个英文单词(是中文的4.5倍),要想满足99.6%的阅读覆盖率,就得掌握24000个单词(是中文的6.8倍),这个记忆的工作量着实不小啊·····

咱拿中文对比一下:(数据来自国家标准 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相关词频统计)

  • 掌握1000个汉字,阅读覆盖率为91.91%,
  • 掌握2000个汉字,阅读覆盖率为98.38%,
  • 掌握3500个汉字,阅读覆盖率为99.82%,

当然,客观的说,当然学汉语还得记词组,但是负担会小很多,因为那些字你都已经认识了。在掌握了3500常用字以后,深入学下去基本都是“熟字新词”,扩大词汇量很容易。

举个例子:

  • 牛:bull
  • 肉:meat
  • 牛肉:beaf

[牛肉]这个词, 汉语就是[牛]+[肉],表达直接准确。 而英语相对应的,应该是[bull]+meat。但这样组合,就成了一个多重音节的词汇。对于表达和理解都十分费力。于是,英语就直接新造了一个词beaf,这完全就是资源的浪费。英语不仅需要记住[牛][肉],还得记住[牛肉],而汉字系统只需要记住[牛]和[肉]这两个词汇就可以了。

而英文嘛,由于英文词汇之间无法建立像汉字词汇那样紧密的联系,就导致只要有一个新的概念在英语中出现,英文就必须设计出一种新词汇与之对应,而且很难在从字形看出彼此之间的联系,那要记的单词就多咯········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种“魔幻”的现象:

  • 作为中国人:你认识3500个汉字基本上可以读书看报了。
  • 作为英国人:你认识6500个英文单词(英语六级水平)还是个“半文盲”。

也就是说,对于英文零基础的中国人,要全职学习2年英文才能熟练掌握9000-1万个单词,雅思能考7-8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啦,但去读报纸,小说,跨专业的学术文章时,会发现自己仍旧是个半文盲,还是满篇不认识的单词。

而中国人只要能掌握3500个汉字,以及相关词汇,就可以阅读《人民日报》而不会有多少生词。英语母语的人,得掌握24000个单词后, 才能实现差不多的读报效果。

而且,英文读者一旦遇上报纸中那0.35%不认识的单词,那体验就不那么美妙了。前面说过,英文单词不像中文,难以“望文生义”,碰上了,不是认识就是不认识,猜都没法猜。按照0.35%的频率,平均每阅读1000个单词,就有近4个单词不认识。一页office文档就500个英文单词,看小说时每页都会出现1-2个不认识的单词,而若这是关键词,是非常影响阅读体验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语简直是自带“半文盲debuff”啊·········

所以,就最终效果而言,。中国人学习三四千汉字,就可以享受几乎全部信息。可谓是“学少而知多”,而英国人学习了2万单词,他能享受的信息还是有限的,还得继续老老实实地背单词·······

这就导致英美等国出现一个严重问题——功能性文盲众多!

所谓功能性文盲,是指:“具有阅读、书写或计算能力,但是却缺乏利用这些能力来处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日常生活事务”指的是例如阅读报纸、查字典、读公车时刻表、理解说明书、填写申请书一类事情。

根据美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识字研究所2013年开展的【关于美国文盲人数的全面深入的调查】结果,美国有3200~5000万功能性文盲。

据调查结果,全美成年人中不怎么识字的占到了总人口的14%,也就是3200万人。全美21%的成年人有阅读困难,达不到五年级小学生所应有的阅读水平。而美国高中毕业生中20%的人连自己毕业证书上的单词都看不懂。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锅得扣在英语头上,因为英语“构词法”的特性决定了,如果他要想达到较为复杂的阅读或者书写,需要的基础词汇量太大。

当然,背单词就背单词呗,毕竟几百上千年英国人也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掉块肉不成。

按咱程序员的话来说,不管程序“屎山代码”多么乱,只要程序还能跑就行!

但问题就是——大人,新问题它来了!

四、英语的科技时代危机——词汇量大爆炸

自进入工业化知识大爆炸时代后,人类社会发展迅猛发展,各种新科技、新发明、新事物层出不穷,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那你会说这不是好事嘛,咋又成英语的问题了?

问题就在于“各种新科技、新发明、新事物层出不穷”,人家新事物出来,你总得给去个名字嘛。而英语等拼音/字母文字通常采用采用“构词法”,也就是”“一物一词”模式进行造词,造一个新词汇来表述它。

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词汇总量会呈指数级暴增。你不要小看造新词带来的破坏,这个如同熵增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非常恐怖。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植物有37万种。

拼音文字造37万单词也容易(字母排列组合下就行),但是这也意味着,你要记几十万个单词。

谁能学会?谁能记住?这还不是最操蛋的。

更操蛋的是,世界上有150万种动物。

更更操蛋的是,世界上有数百万种微生物。

这还只是生物这一门学科·······

如果每一个新事物都要造一个单词,那么造出来单词数量会吓死人,不可能有人认识。而且这些新词汇都需要学习者去重新记忆他们的拼写、音标、词义、时态变化,这样会造成英文词汇的学习记忆难度呈倍数级的上升!

而且这一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会显得越发突出。

  • 1600年,莎士比亚时代(1564~1616年)的英语词汇量约为3万个单词(数据来源于《纽约时报》统计);
  • 1933年,第一版《牛津词典》编纂了76个年头,收录不到10万个单词;
  • 1989年,第二版《牛津词典》,收录31万个单词;
  • 2019年,据《纽约时报》统计,英语单词数量,已超过了100万个;
  • 2021年,趣词典网站统计,超过300万个。单词长度,平均在10–11个字母。最长的正式单词1319个字母(其缩写词就好多了,缩写后仅仅28个字母)
  • 目前,单词数仍在持续增长中(英语每年还有1~2万新词产生),看这百万级的词汇量,估计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了。

显然,在这种趋势下,无论哪种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有限的时间和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将会形成强烈的矛盾。


题外话:

在这一轮词汇大爆炸中,汉语是被冲击最小的一种语言。

这核心在于汉语“四维结构”这一底层架构带来的高效组词优势。这令汉字拥有高度概念抽象能力的「面向对象」文字,拥有近乎完美的「封装」「继承」「多态」特性。每一个部首和基本汉字都是一个封装的「类(class)」,造字造词都是通过「继承」(最常用的是多重继承)来完成的,然后再通过声调完成「重载」以简化音系。这个真的是遥遥领先·····

详情可阅读下面链接:

通常来说,如果要对一类事物进行编码,大体上有两种方式,

  • 一是设置较简单的编码体系(精简指令集),基础字符少,但组合成符码的长度会较长,
  • 二是设置较复杂的符码体系(复杂指令集),基础字符多,但组合成符码的长度会较短。

英文采用的是精简指令集,使用26个字母(基础字符),形成“字母-词-句”的三维结构。

汉语采用的是复杂指令集,使用8种笔画构成3000~1万个字(基础字符),形成“笔画-字-词-句”的四维结构。

这种“四维结构”令汉语在组词方面,获得对英文“降维打击”的优势。

  • 英文有26个字母(基础字符),两个字母可以形成676个组合,4个字母可以形成差不多45万种组合。
  • 而汉语常用字有3500个,2~4个汉字组合的理论数量极大,2500个基本字可组成40万亿个词。

    呃·········怎么有种“26进制 VS 3500进制”的既视感?

汉语正是通过这样相对复杂的编码,构建了更多了的基础字符,形成独特【四维结构】。这令其除了可以用“构字法”来创造新字外,还有可以用“组词法”——由字的组合来产生词,为各种新事物生成表达准确含义的新词,避免了重新造字(神奇就神奇在你只需要了解最基本的汉字就可以懂得组合出的词的意思)。

其实咱们的老祖宗当年造字,也曾走上过“构词(字)法”这条歪路,给每个事物都造一个新的对应的字/词(主要是当时还在竹简上刻字的年代,为了竹简轻点、字数少点,故意搞出来的一大把单字)。

比如马,少壮的马叫驹,高六尺的马叫骄,青黑色的马叫骐,毛色黄白相杂的马叫駓……

后来老祖宗发现这样下去不是事呀。直接改用“组词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将骐写成“青黑马”。从而避免这一问题。

这“组词法”的加持下,只要掌握了几千个汉字,这几千个汉字就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近乎正无穷)的词汇,进而描述认知世界。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巧妙。还可触类旁通,记忆量大减。

汉语里:

火箭,不就是火推动的箭么?

计算机,不就是会计算的机器么?

想象你拎起“脑”这个词,可以拎出一串“猪脑,羊脑,脑干,脑髓,脑细胞……”(这才是体现抽象和逻辑好吗?)

汉语这种强大的容纳、表述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组合就表达了不同事物,伟大而让人轻松。

英语呢?

有了火箭,就得产生个新词ROCKET;

有了计算机,就得来个COMPUTER。

记忆量大呀,挺累人的······

瞧瞧,这就是差距。

一边是要背诵掌握十几万个词,一边是要掌握几千个汉字,哪个简单,哪个先进一目了然。

····································

当然,也有读者会反驳——怎么会呢,这完全可以用词根词缀来解决啊。采取类似中文组词的方式,把词根作为构成单词的组件,利用词根来构成单词。这样即使你完全不认识这个新的单词,根据词根你可以猜出他的是个什么意思。

这看起来的确是好办法(毕竟中文、德文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嘛·········有些事别人(汉字)做起来简单,你(英文)做起来就不一定简单咯······

咱就好好唠嗑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来,要对一种新事物进行命名,在语言中通常有三种做法。

  1. 不造新词,直接借用现有词汇增加新解释。
  2. 采用词词组合的方法,造一个复合词
  3. 直接用笔画、字母等基础字符,重造一个新词

先说第一种,就是不造新词,直接借用现有词汇增加新解释,虽然省时省力,但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一词多义严重

例如英文的set这个单词,大家可以看看它被塞了多少词义····

很多人经常吐槽中文“一字多义”难学易混淆,但作为“祖传屎山”的英文在这方面也是丝毫不差,据统计:

  • set,有430个定义;
  • go,有368个定义;
  • take,有343个定义;
  • stand,有334个定义;
  • get,有289个定义;
  • turn,有288个定义;
  • put,有268个定义;
  • fall,有264个定义;
  • strike,有250个定义……

而当一个单词被赋予如此之多的含义后,光要记住这几百种释义,就已经足够普通人崩溃了,还不如索性造新词呢。

再说第二种方法——采用词词组合的方式,造一个复合词。

拼音文字如果要走这条路,代价就是——这样单词会变得很长。因为字母/拼音文字,由于缺少单音节词,所以一般常用词只能使用双音节词。而要形成逻辑结构就必须大规模使用四音节词,这种完全用词根词缀组合来表达海量的关联信息就太冗长了,且非常低效。

一个有意义的词根起码也得三四个字母,两三个词根的组合,这个单词就奔着十几二十个字母去了。如果稍微复杂一点的新词,学会这个单词的发音怕是得去德云社了。

举个典型的例子:

英文: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英 [‘nju:mənəʊ ˌʌltrə-ˌmaɪkrəs’ kɒpɪk’sɪlɪkəvɒl’keɪnəʊ kəʊnɪ’əʊsɪs]

美 [‘nju:mənoʊ ˌʌltrə-ˌmaɪkrəs’ kɒpɪk’sɪlɪkəvɒl’keɪnoʊ koʊnɪ’oʊsɪs]

中文学名:肺尘埃沉着病(看着就像英文直译,有点拗口)

中文简称:肺尘病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是一个典型的词根组合词,由pneumono(肺部)-ultra(微)-microscopic(微小的)-silico(硅)-volcano(粉尘)-conio-sis(沉积状态)组合而成。大家可以照着音标念念,保证你会从此对英文的“优越性”佩服地五体投地!

所以现实中大家也基本不用这个词,而是使用silicosis来表述,但·····短倒是短了,可它也就失去了望文生义的功能,非专业读者看到这个词恐怕想不到这是一种肺部疾病吧?

英文、德文里面的不少超级长的单词,就用上述这个方法造出来的,发音有规律,看了就能读,就是长了那么“亿点点”,大家也都不怎么用。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不断的造词,导致英文单词越来越长,目前8个字母以上英文单词已经达到50%以上,甚至30%单词超过12位字母。英文单词平均长度,正在无休止的变长!

为了避免这种低效,英文很多常用词就只能抛弃逻辑结构,造出无法联想记忆的新词,来避免单词的冗长与笨拙(又回到“一物一新单词”),然后嘛·······就又跑回前面词汇量爆炸的老路了

就最终的结果而言,

一些拼音文字选择了逻辑组词这条路,例如德语。

德语是这条路线忠实拥趸,堪称【组合词铁粉】,因此经常有人吐槽德语单词多么冗长,但是一解释,基本就是含义单词的叠加。所以德语可能越学越简单,因为前期觉得基础语法复杂但掌握了后面也就容易了。

而高贵的英语不想搞这种超长发音词,于是便走了另一条路——那就是专业化。

其思路也很简单,就是

既然词汇量爆炸,我一本字典装不下,那我搞个100本专业字典来装(连后续的拓展空间都预留好了);
既然300万单词记忆难度高,一个人背不下所有单词,那就分给100个专业人士,每人背3万“专业词汇”。

这总行了吧········

五、英文的种姓化:专业词汇暴增,造成不同专业之间的【种姓隔离】

在词汇量爆炸式增长这一过程中,出于实际需要,以及一些有意或无意的原因,每个行业/专业都有大量专业英语词汇被发明出来,并需要专门学习,例如各种法律、医学、化学等专业都有数以千计的专有词汇,为此还不得不专门编纂(各学科的)专业英语词典。

这类专业英语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它们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江湖黑话”,这东西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名词、动词、数词进行替换。这句黑话”插了棚了,要摆金了”翻译成日常语言是“天阴了,要下雨了”。在不了解江湖黑话时,这句话完全无法理解的。而且经过这样的替换后,外人想对江湖黑话含义进行推断是几乎不可能的,想要进行推断必须有大量的黑话对话,并结合当时情景、语境、人物动作才能进行。

如果把这些江湖黑话落在纸上写成信件、文章,外人自然看不懂。即便有大量同类文件,也只能部分破译。这也是替换密码经久不衰的原因,知道什么意思的时候一目了然,不知道的时候靠猜和推断想破译是很难的。

但客观来说,专业词汇和黑话还是有所不同的。黑话是本来就不想让人明白的话,是为了刻意制造“信息隔离”,其唯一作用就是确定你是不是自己人。而专业词汇最初创立时往往是为了更精准、更专业地进行表达。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词汇”其实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任何行业,随着其发展程度越高,运用的专业抽象概念就越多,这时候就不得不弄些新词汇来进行更加精准的描述,通俗点叫“行话”。

问题是——在英语国家里,各行各业创新的“行话/黑话”造得实在太嗨了。基本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业英语,而且其专业英文字典往往都非常厚,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就是专业英语只有专业的人才可以记忆和使用,导致英语的专业知识壁垒越来越高。而普通老百姓一旦遇到了哪怕稍微专业一点的学术技术领域名词,立马懵逼变文盲了。

不信?我随便贴个葫芦科植物+分类残页给英文和拉丁文,给大家看一看。

看汉字部分,中国小学生也一看就懂,大概猜测这个瓜是啥特点。 但是国外老百姓要是猛然撞见这些单词。。。。立马听了懵逼,见了流泪——完全不懂啊!

再比如医学领域,普通人学专业医学英语基本上是从头开始,跟以前学过的英语完全不一样。

不信的话,最方便验证的一个方法,去医院,你去看各科室的牌子,看英文标牌,你会觉得大学英语四六级白学了。

  • 中国的医院里面有眼科,牙科,儿科。都是器官在加科字,就算是刚识字的小孩也能明白。但是英语就有点离谱了,child或者kid是儿童,但是pediatrics是儿科,牙齿是tooth但是dentistry是牙科,眼睛是eyes,但是眼科是ophthalmology。没个大学文凭,估计连医院科室都找不到。
  • 在英美,如“四环素”、“变阻器”、“碳酸钙”、“高血压”、“肾结石”、“七边形” 、“五面体”等词汇,都只有专业人士才会。
  • 一般人连他们的基本医学术语,如“酒精绵球”“血压计”都不会讲。脑水肿、胃溃疡等病名,说给普通人听也听不懂。

普通外国人进了医院就只能听凭医生护士忽悠,连自己到底是啥病都不明白。

如果你对此还是难以体会的话,咱就用中文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构词法”是如何让你变“半文盲”的。

当年还在竹简上刻字的年代,咱们的老祖宗为了竹简轻点字数少点,故意搞出来不少单字。例如为了形容47种不同的马,就硬生生造了47个字,咱就来看看这“马”字的47种“专业词汇”吧·········

  1. 驳(bó):毛色不纯的马.
  2. 駒(dí):额白色的马,
  3. 骧(xiāng):后右蹄白色的马.
  4. 馵(zhù):后左脚白色的马。
  5. 騱(xí):前脚全白的马
  6. 騚(qián):四蹄全白的马。
  7. 驓(céng):膝下白色的马,
  8. 驠(yàn)屁股毛色白的马。
  9. 騴(yàn):尾根白色的马,
  10. 駺(láng):白尾马。
  11. 骢(cōng)青白色的马。
  12. 驒(tuó):有白色鳞状斑纹的青马+
  13. 骓(zhuī):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14. 骃(yīn):浅黑杂白的马,
  15. 駂(bǎo):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16. 駩(quán):黑嘴白毛的马。
  17. 駯(zhū):黑嘴的马。
  18. 驙(zhān):脊背黑色的白马。
  19. 骆(luò):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
  20. 駹(máng):面、额为白色的黑马。
  21. 驈(yù):股间白色的黑马
  22. 騽(xí):背脊黄色的黑马.
  23. 驔(diàn):黄色脊毛的黑马
  24. 騩(guī):毛浅黑色的马,
  25. 駽(xuān):青黑色的马。亦称“铁青马+”
  26. 騥(róu):多鬃的青黑色马,
  27. 骐(qi):有青黑色纹理如棋盘格子纹的马.
  28. 驖(tiě):赤黑色的马。
  29. 骊(lí):纯黑色的马。
  30. 騢(xiá):毛色赤白相杂的马
  31. 騵(yuán):赤毛白腹的马.
  32. 骅(huá):赤色的骏马。
  33. 骝(liú):黑鬃黑尾巴的红马,
  34. 騝(qián):黄脊黑鬃黑尾巴的红马,
  35. 骍(xīng):赤色的马.
  36. 騜(huáng):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37. 駓(pī):毛色黄白相杂的马。亦称“桃花马+”
  38. 骠(biāo):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39. 騧(guā):黑嘴的黄马
  40. 騟(yú):紫色马
  41. 馼(wén):红鬃、白身、黄眼的马
  42. 骄(jiāo):六尺高的马
  43. 騋(lái):七尺高的马
  44. 駥(róng):八尺高的马
  45. 驹(jū):两岁以下的马
  46. 騑(fēi ):三岁的马
  47. 駣(táo):三四岁的马

好家伙,我直接一个好家伙,马有这么多说法,如果要我说,我只会说一个泥码。

这要是搁古代。我妥妥就是文盲了。

所以这玩意在汉语造就被淘汰了。但这在英语中,可还是大行其道啊。

而且医学仍在发展,新药、新病也在出,然后新的词也在被创造出来,而且这些全是名词。还记得前面说过江湖黑话的一个特点吗,对名词进行替换,因为名词一旦进行替换,靠猜是很难猜的。世界上不只有医生一个行业啊,行业多了,中国有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说法,要是每个行业来套自己“专业名词”,那隔行真的什么都看不懂了。

尤其跨专业、跨学科阅读医学,生物,化学,法律的书籍文献时;众多的专业词汇,即使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也是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生词,完全是在读天书一样。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整个社会开始走向事实上的“行业种姓隔离”。

构建行业壁垒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构建一套自说自话的专业话语体系,并以此标准实行从业许可证制度。对····英美就正在这么干·······

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自己的黑话····不···应该说是“专业词汇”,并在不停地创造新的“专业词汇”,美国几乎每一个专业的行业,就是一门基于英语语法的专门语言,普通人真的很难学习。

许多行业的成员,甚至以自己圈子的语言外人听不懂为荣。

这也进一步导致英文单词越来越长,词汇量越来越大,辨识度越来越差。

搞笑的是,随着“专业词汇”越来越长,以至于各个专业层面进行专业的交流也很不方便了,于是各专业为了内部交流方便,又发明了一堆缩写。

相同的缩写在不同专业的意思完全不同。导致不同专业之间的人进行技术交流就更加困难了。例如;

  •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 无人机。英文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 UAV,百度百科有7个义项。
  • 平视展示系统,简称 抬头显示,或抬显。英文Head Up Display,简称HUD,百度百科只有1个义项。
  • 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简称MIT,百度百科有8个义项。
  • 中国银行,简称中行,这不会有歧义吧?英文简称BOC,百度百科有6个义项。
  • MBA,百度百科6个义项……
  • PM,百度百科25个义项..
  • USA,百度百科3个义项……

几乎每个专业都有屎山一样的“专业词汇”,数量动辄以万计。

这就导致英语中存在巨大的词汇壁垒。不同人的词汇量能差出数量级来。据统计数据,英美普通人的词汇量大概是2-3万多,专业人士能到5-8万这个水平,行业精英能到十万这个数量级,比如奥巴马、克林顿等政治精英的词汇量能达到10~15万。

如此巨大的词汇量差距,真能让一部分人说出来的每一个词都是别人听不懂的,而且比中国的“江湖黑话”更进一步。“江湖黑话”不过是“你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连起来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英语能做到“你说的每一个词我都没听过,你真的在说英语吗?

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天然的筛选/隔离器,真是完美起到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隔绝。

这真是又梦回古印度封建年代的种姓制度了,底层基本“文盲”,各个行业(种姓)制造行业知识壁垒,垄断行业的话语权……

因此,在英语国家,掌握1万单词的也就家庭主妇水平,真的什么工作也干不了,这才是对人最大的恶意,基本上你就被锁死在底层。没有2万个词别想读报,没有3万个词别想把周刊读顺(据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调查,美国中学毕业生七成看不懂纽约时报),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得懂8万单词,才能从事本行业的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才能有对相关领域发言讨论的资格。

比如知乎常见的两个辩题:中药和西药,西方伪历论。

我们不讨论哪方是对的,但你会发现,作为一个中文母语者,你只要有高中以上的知识,加基本的拼音打字能力,加互联网搜索能力,你就可以参加这些比较高深的辩题,而这一点,在英语语境里面是绝对做不到的,高中层面的英语词汇,绝对不足以支持你发表一篇比较有说服力的网络回答。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中文环境中烂大街的辩题,如果你放到英语语境中,你只会收获很多非常夸张的阴谋论,而非一个看起来还算正常的网络辩论,能完成正常网络辩论的,一定是有一定学历水平以上的人士才能参加的工作。英语在功能性上的隔阂,特别容易把专业人士从普通人里面筛选出来,而英语本身的特性就是是个大筛选器,普通人是跨不过去的

六、英语“种姓隔离”化的危害

1、精英与民众的撕裂

现代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依靠“全民体系”作为国本的。甭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如此,现代老百姓拥有广泛的议政权。

但英语这“半文盲debuff”+“种姓隔离”的特性,导致了民众和精英之间的对立程度特别大,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哪怕真的去非洲普及疫苗,也会被整上各种疫苗阴谋论,因为英语体系下,普通人和精英甚至可以说是两个物种,比如我们常说,(中文)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我就看不懂了,在英文的表达环境里面是,你说的每个字我都不认识,连起来我更看不懂

在疫情期间,为什么很多政策在外国无法执行,很多人喜欢说外国人崇尚自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恐怕是,外国的普通人根本听不懂精英到底在说些什么

例如,美国的政客们就习惯于不说人话,搞得底层红脖子压根儿听不懂。

为什么说政客们不说人话呢?

因为这些精英们都往往喜欢用一些英语中所谓的“高级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一个“好”,大家中学都学过是“good”,比较级是“better”,最高级是“best”。

然而,这帮子精英们,却更喜欢更常用这些“高级词汇”来表达“好”:

  • Excellent(卓越的);
  • Superb(极好的);
  • Outstanding(杰出的);
  • Remarkable(非凡的);
  • 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的);
  • Marvelous(不可思议的);
  • Splendid(壮丽的);
  • Magnificent(宏伟的);
  • Brilliant(才华横溢的);

这是常用的,还有不常用的呢?更别说英语中还有吸收自其他语言中的词了。这就导致英语中存在巨大的词汇壁垒,真能让一部分人说出来的每一个词都是别人听不懂的。

对的,听奥巴马演讲就完全就是听文言文的感觉,一堆高级词汇,听都听不懂···

特朗普受到这部分人欢迎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话浅显易懂,连学过初中英语的中国人都能听懂。

同样地,虽然泰勒斯威夫特的歌一直被吐槽为“口水歌”,但她之所以成为现象级明星,和她的歌曲中歌词基本都是六级以内词汇分不开。作为对比,很多niglish的说唱没点帮派背景连歌词都看不懂。

同时,精英和民众隔离会导致他们的社会科学脱离底层,变成一种纯粹的精英游戏,很多时候你发现外国的各种民主制越搞越乱,其实本质也就在此,语言间的功能性隔离是跨不过去的,精英说的东西很多普通人一脸蒙,根本理解不了,比如上次脱欧,很多人都是等脱欧投票结束后才去查字典了解情况是什么,单纯的演讲根本传达不了足够的信息给普通人做判断,最终是精英获利,但责任甩给了普通人。

2、通用人才储备不足,工业/国力衰落

国际之间的竞争是军事、经济、文化领域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种姓制度的一大缺陷就是各个领域的储备人才不足。

古代印度的种姓人分为4个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其每个种姓内部又按职业、地域等方式划分为数以千计的小种姓。对于古代印度人,其种姓往往与职业终生绑定,一个父亲是农民,他儿子也会终生务农;他父亲是泥瓦匠,他儿子也会玩一辈子泥巴,转到其他行业近乎难于登天。

这也就导致其可以从事战争的人口(刹帝利种姓),始终不足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也令其在对外战争经常失败,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先后被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英国人击败,然后被异族统治,周而复始,最终造就了全球少有的“人种博物馆”这一社会奇观。

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英文的行业隔离特性也正在造就类似情况。

这方面,英语真是被“先天知识普惠圣体”的中文甩了几条街。

在现代社会一个说汉语的人只需要掌握3500个字(占汉字总使用率的99%以上),就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哪怕给你篇论文或来本专业书籍读,也很难找出不认识的字,即便是不认识的专业术语,相当一部分都可以望文生义。这是因为汉字天生就是属于跨学科的文字,让人最容易学到新事物和跨学科事物。让普通人也能快速高效读专业书籍,这才是最大的普世价值。

实际上国内理工科本科学得认真点儿的,看大部分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都能看懂个大概,跨专业交流,你说某人不知道其他专业的知识点是正常的,但要说完全听不懂人家说的啥,那倒是很罕见。

所以在中文互联网上,有时候双方互骂的时候会把对方比作小学生,甚至很多时候真的是小学生和大学生在网上辩论,虽然看起来这是个不好的行为,但反面说明了,中文的结构一旦理解,就非常容易突破功能性文盲的问题,即便是小学生,照样不存在能认字但无法用文字组成高级语句的问题。

此外,汉语汉字这个特点也给中国工业/科技发展带来一个巨大优势——提供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通才”储备库

中文在承载和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和效率,使得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成为“啥都知道一些”的“通才”——这其中的大部分甚至都能达到基层从业人员的水准。

可以这么说,一个中国人,只要高中毕业,不考虑准入门槛,只说实操水平,“文”能去当文员助理,“理”能去当科研民工刷试管,“工”能去厂里下流水线开机床,“医”能揣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救急,“兵”能去读战术手册挖战壕打炮。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有信心。你在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么大规模的“通才”储备库。你在别的语系,语种,语言环境下,找不到这么高效率的“基层从业人员培养体系”。这才是“世界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啊·······

而美国把自家大量的国民给教育成了半文盲,又因为英文“种姓”化,导致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培养成本急剧提升,助推本国工业的衰落·········

所以最近十年英美等国的选举才会那么混乱,其国内思潮才会显得那么“妖孽横生”。

罗马的垮掉就是因为公民兵的素质快速衰落,外籍雇佣兵尾大不掉造成的。

此等状况,罗马遭遇过,大唐遭遇过,现在新罗马正在遭遇。

又印证了那句话,太阳下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3、英语,祖宗之法可变否?

然而,当初20世纪的中国面临危机时,

中国先贤们为了“救亡图存”,对汉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白话文运动、拼音化方案、汉字简化,

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让一个数亿人口的大国,消除了为数众多的文盲,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进而让一个沉沦落伍数百年的农业国,建成了一个规模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那么,中国能为了识字率搞出新字(简体字)

英美能否为了未来,像《1984》里那样也搞个新话呢?


课外阅读

为何汉字被戏称为“先天知识普惠圣体”?
汉语又是付出什么,才成为最搞笑、最适合工业科技时代语言之一?
若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点击下文链接,一起交流讨论哈···


本站由 澄哥 使用 Stellar 主题创建。


本页点击量本站点击量次。
您是本站的第个小伙伴
本站已稳定运行